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县中医院获评首批“全省县域医共体优秀牵头医院”称号

发布时间:2018-06-02 12:00:10 吴婷 浏览:4910 次
【字体大小:

县中医院获评首批“全省县域医共体优秀牵头医院”称号

    日前,从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太湖县中医院获评“全省县域医共体优秀牵头医院”称号。据了解,省卫生计生委对全省10家管理有水平、帮扶基层有担当、共同发展势头好的牵头医院分别授予“全省医共体优秀牵头医院”称号,并通报表彰。

QQ图片20180602085156.jpg

    近年来,太湖县中医院不断深化“刀口向内”的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三到位三转变三提升”,着力推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力争实现90%在县域内就诊目标。

   一是力求思想认识到位,办医理念由“我要赚钱”转变为“我要省钱”,着力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QQ图片20180601181039.jpg

    县中医院发展规模较小,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按理说急需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我要赚钱”一度迎合了部分干部职工心理上的需求。通过县域医共体的学习和实践,县中医院广大干部职工渐渐转变了这个看法,用最少的钱看好县域内老百姓的病。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一方面启动药品耗材招标采购,仅耗材价格就整体下降34%;同时,对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了收费项目的规范;患者从这些举措中得到了实惠,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三费双双下降。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办医责任不断得到压实。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整体搬迁规划目标;不断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基本实现了“医院发展靠政府、运行靠自身”的补偿机制,将县级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离退休人员经费、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列入财政预算。

IMG_7335.JPG

    为了让患者在县内看好病,提升县域内就医获得感,将县域内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放在第一位。县中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骨科建设,新设立血液净化中心,建设中医特色门诊国医堂,加强儿科、治未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建设力度。

    二是确保真心帮扶到位,对下帮扶由“有偿服务”转变为“无偿服务”,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QQ图片20180601174742.jpg

    帮扶既要体现在理念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帮乡村就是帮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人心。开展县域医共体新版考核方案和健康脱贫知识培训,重建县乡村“1+1+N”师徒团队,拓展团队任务,与现阶段推行的健康脱贫、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等工作高度契合。

    县中医院组建医疗队帮扶体内乡镇卫生院,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培训、下基层补助、接受人员进修补助等,成立师徒微信群、QQ群,群内学习交流氛围浓厚,先后有20多名乡村医生在该院进修学习。启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工作,县中医院托管北中镇中心卫生院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患者外流得到有效遏制。成立县域影像诊断中心,体内乡镇卫生院设施全部配置到位,乡镇拍片、县级医院出具诊断意见,大大提高了基层影像诊断水平;完成心电图远程诊断联网工作,心电远程会诊工作开展进度排全市前列。帮助北中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了针推科、恢复了产科,帮助天华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了中医科、恢复了外科,并为两所中心卫生院无偿捐赠2万元中医诊疗设备。派驻基层的医务人员工资、绩效、差旅费全部由牵头医院支付,不增加基层负担。

   三是通过建章立制到位,患者就医由“无序就诊”转变为“有序转诊”,着力提升分级诊疗工作水平。

IMG_20180116_115049.jpg

    太湖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这类人员患病基本上都在外地治疗。即使在县内,也有很多患者没有经过“基层首诊”,而是直接到上级医院或县外医院治疗,患者就诊一度处于“无序”状态。

    针对此情况,该院依托县域医共体改革,“上联三甲、下联乡村”,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接天入地”。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其中与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血液透析中心、肾病科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和支援的基础上,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秩序,理顺县、乡、村利益分享机制,现在县域医共体体内患者上转下转进入常态,乡村看不了的病通过系统上转到牵头医院,慢性病、康复期的病人下转到乡镇。通过一系列举措,县中医院及体内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较前有明显提升,县外住院人次占比一年来总体下降3.6个百分点,很多以前在县内看不了、看不好的疾病,能在家门口解决,群众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