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他山之石

怀宁县倾力织就百姓“健康网”共绘脱贫致富“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8-09-19 18:30:00 吴婷 浏览:5082 次
【字体大小:

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怀宁县按照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大扶贫的服务理念,紧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健康促进、健康扶贫、健康保障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强化创新举措,精准识别、精准发力、精准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倾力织就百姓“健康网” 共绘脱贫致富“新蓝图”。

一、精准施策,健全机制,创新健康扶贫“新模式”

健全组织考核机制。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县健康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计生委成立健康脱贫攻坚办公室,确保健康脱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先后出台《怀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怀宁县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方案〉等两个健康脱贫配套文件的通知》、《怀宁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评办法》、《怀宁县县直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怀宁县健康脱贫工作考核办法》等多个文件,出台实施方案,将健康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健康扶贫工作实行多重考核。建立健康脱贫月点评季通报制度,将健康脱贫工作作为政府重点督查督办工作予以推进落实。

 二健全人才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近两年来,县人事部门共招聘9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县财政每年拨付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乡镇卫生院改造维修基础设施,更新添置医疗设备。全面改善全县204个村卫生室服务环境,县财政按照“先做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每个村卫生室补助15万元建设资金。目前全县已完成3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其中19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到位,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健全大宣传大联合工作机制。创新宣传阵地,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总体思路,将健康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与建设美丽乡村、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新型人口健康文化精品。全县已建成27个主题突出、品位高雅的人口健康文化示范点。按照“倡导、引领、融入、整合”的要求,以实现共建共享、满足基层群众多元需求为目标,在全县村部建成125个健康生活e站。创新宣传形式,做到“六进四结合”,即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进医院、进社区(村)、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将走访慰问与面对面宣传有机结合;将主题日集中宣传与健康义诊有机结合;将“健康扶贫大讲堂”巡回集中宣讲与有奖知识问答有机结合;将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媒体宣传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联动、城乡互动、部门协作、上下贯通、群众参与”的健康扶贫大宣传大联合格局,切实提高了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今年全县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共1300余次,免费发放药品9万余元,免费发放宣传折页、生命绿荫健康包、笔记本、年历画、雨伞、毛巾等宣传品25万余份,开展健康巡讲300多场,走访慰问贫困户6800余户,共捐赠资金10余万元,为3万余人开展了健康义诊。

二、精细服务,优质高效,推出健康扶贫“新举措”

创新疾病预防措施,让贫困人口“少生病”。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通过全面体检、健康干预、签约服务、科学用药,为及时发现、提早预防、准确治疗打下基础,避免小病拖成大病,确保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建立“政府牵头、村干配合、家庭医生服务”的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履约服务,确定每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集中履约日,由村干动员贫困人口到村部或者村卫生室集中履约,对行动不便的,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履约;对外出务工的,实行电话履约。全县贫困人口签约率、履约率均为100%。

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妇幼健康服务。贫困人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癌”筛查、叶酸补服、儿童营养包发放做到应查尽查,应补尽补,应发尽发,不漏一人。2018年以来,全县贫困人口“两癌”筛查110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47人、6-24月儿童营养包发放247人。

 二创新落实综合医保政策,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通过新农合“两免两降四提高”以及“351”政府兜底、“180”补充医保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大病有救助、慢病有管理、重病有兜底,住院免交预付金,出院“一站式”及时结算,方便贫困人口就医,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2017年底,怀宁县出台“031”政策,在省“351”政府兜底基础上,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贫困人口在省内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全部兜底,个人不用自付一分钱;在省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项金额分别为0.3万元、1.0万元。出台并落实贫困人口省外就医政府兜底政策,贫困人口在省外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含特慢病门诊)合规费用按照相关政策补偿后,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为1万元,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对2014年、2015年已脱贫但未享受“351”政府兜底的参合参保对象,新增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1579”政策和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健康脱贫政策惠及每位贫困人口。2016年以来,全县共办理贫困人口患者综合医保补偿39124人次,综合医保资金支出8974.28万元,其中政府兜底327.10万元,住院9762人次,实际补偿比达91.52%;“180”支出111.30万元,慢性病门诊29362人次,实际补偿比达94.27%。

创新医疗服务举措,让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一人一档落实慢病管理。为贫困人口每人建一份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和随访。全面全员摸清贫困人口慢病患病情况。将新农合慢性病鉴定由常年受理、按季鉴定改为随时受理,即时鉴定。为方便贫困人口,乡镇组织贫困人口到县级医院进行集中鉴定或请专家上门鉴定。近年来,共开展慢性病鉴定2882人。针对慢性病用药难的问题,对每个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采集登记,由县医院和独秀医院进行集中采购,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再由村医或帮扶责任人送到每个贫困慢性病患者家中,据统计配送药品共2000余种,配送药品价值达100万元。对所有贫困慢性病患者全部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由县、乡、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用药指导和健康综合管理服务。

一人一策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制定《怀宁县农村贫困人口分级诊疗办法(试行)》和《怀宁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对贫困人口患大病实行分类集中救治。对患15种大病的贫困患者,根据疾病特点和病程阶段,结合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医疗技术应用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确定县医院、县中医院、独秀医院为定点医院,为每个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一人一策诊疗方案,设置健康脱贫病房,开通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结算窗口,实施集中救治、台帐管理。截至目前,全县患15种大病贫困患者583例,已完成专项救治583例。

 三、精密结合,完善网络,提升健康扶贫新实效

 一是推进医共(联)体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医院分别与安医大一附院、二附院、省立医院、省儿童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重点开展科室共建。县医院与安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合作共建,重点对神经外科技术和管理进行传帮带,成功实施脑膜瘤切除手术,填补该县此项技术空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县医院成立心血管诊疗中心和肝胆胰诊疗中心。县医院还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术预约平台与“名医主刀”合作,成立专家工作室,开展眼科和骨科疑难病例诊断和手术治疗。县医院与省立医院、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建立“远程医学服务合作协议”关系,成立远程医学中心,能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门诊、专科诊断、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查房、远程教育、远程监护、远程健康管理等功能。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院、市一院分别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形成转诊绿色通道,并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达成合作意向,选择内科、中医妇科、中医肛肠科、中医外科开展合作共建。城市三级医院每周派驻专家到两个县级医院坐诊指导和开展手术,定期安排对口帮扶的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培训进修,极大地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强化县域医共体工作,提标升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县域医共体三个牵头医院组织临床和医技科室的骨干与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村医结成固定的“1+1+1”师徒关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下乡指导和检查,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技能、规范服务,并免费接受成员单位“徒弟”进修学习。开展乡镇卫生院基础达标、一级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等活动,提升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檀志扬  陈兰芬  王群祥)

                                                                        (转自安徽省卫计委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