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立医院肝胆外科王士堂教授的帮扶下,我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位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管一期缝合术,术后患者无需留置T管,避免了留置T管的并发症,同时保留了胆总管的完整性。这是我院普外科开展的又一项新技术,标志着普外科微创手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此前手术方式多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虽然能够根治疾病,但术后患者仍需带T管生活2-3个月,不仅没办法工作,连正常生活也非常不便。
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管一期缝合术,术后无需留置T管,术后第一天即可恢复进食、下床活动,大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术后两周患者便可正常生活和工作,不用再忍受T管的“折磨”。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微创伤、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管一期缝合术为胆总管结石患者带来福音。这种胆总管J管内引流的术式,充分发挥了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优越性,保持了胆道完整性和正常生理解剖,不仅避免了传统手术留置T管所造成的胆汁丢失、机体电解质紊乱以及T管留置时间长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避免由于Oddi括约肌切开,引起术后水肿、感染、胆瘘、肠瘘、胰腺炎等ERCP的并发症。
该术式适应症:
1.胆管结石和/或胆囊结石;
2.胆管直径≥6mm。
结合患者意愿,可平替以下治疗方式:
1. ERCP 取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2. 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3.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
4.ERCP (ERBD或ENBD)+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 一期胆管缝合。
该技术优点:
1.一次住院、一次手术解决病痛;
2.术后留置腹腔乳胶引流管,术后2~4天可拔出;
3.术后无长时间留置T管、鼻胆管,基本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4.近期、远期术后并发症少。
示意图
操作要点:
1. 术中胆道镜探查明确胆管系统内结石取净;
2.放入改良胆管支架后,术中胆道镜再次探查胆管下端倒刺位于十二指肠腔内;
3.胆管连接可吸收缝线 缝合固定于胆管壁;
4.胆管缝合确切,无胆漏。
胆管支架于术后20-40天自行脱落,自患者肛门解出,大多无察觉。
我院普外科多名医生赴安徽省立医院进行培训、进修,省立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家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开床业务培训,开展“传帮带教”毫不保留,既“输血”又“造血”,为我院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外科团队,切实提升了太湖县中医院的医疗水平,惠及太湖县的百姓。
(胡瑜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