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重大疾病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深入开展,健康脱贫投入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从重病中走出来,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不,今年,我省在已开展的15项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基础上再次增加了12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全面推进贫困人口大病、慢性病精准救治,深入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今年我省在已开展的15项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基础上再次增加了12项,截至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7种。即在既往已开展的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白内障等15种大病专项救治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肝癌、肺癌、尘肺病,急性心肌梗死、耐多药肺结核,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12种疾病纳入专项救治范围。通过“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报送专项救治病例信息,对新增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人员进行摸底、筛查、核实,完善救治人员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对新增病种贫困人口救治情况,实行动态追踪管理。对所有病种,坚持“就近便民、安全有效、分类救治、全程覆盖”原则,优先选用基本医保目录内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制订具体的诊疗管理方案。对新增病种进行科学分类,规范有序开展集中救治。积极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坚持“保证质量、方便患者、规范管理”原则,实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集中救治措施,稳定适度的医疗保障水平,控制救治费用,防止过度医疗,切实减轻贫困大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这一系列举措,切实提高了贫困人口大病的救治工作效果,惠及了更多的贫困群众。(朱少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